置辞

  • 起名
  • 测试
  • 专家
置辞指(置辞,置辞)亦作“置词”,置辞名字寓意有哪些? 本站根据置辞词语的寓意、置辞结构,置辞拼音,置辞来源引用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收集,内容禁止任何形式转载。
   
(置辞,置辞)亦作“置词”
亦作“置词”。abc
1.措词。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:“人有上书告勃欲反,下廷尉。廷尉下其事长安,逮捕勃治之。勃恐,不知置辞。”《南史·焦度传》:“为人朴涩,欲就高帝……求竟陵郡,不知所以置辞。”清·恽敬《与李汀州书》:“前书止言其读宋儒书,并涉释典,不及其他,可知敬之置辞矣。”

2.指申辩。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小翠》:“夫人怒奔女室,诟让之。女惟憨笑,并不一置词。”

3.指修辞技巧。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知音》:“是以将阅文情,先标六观。一观位体,二观置辞,三观通变,四观奇正,五观事义,六观宫商。”

  • 拼音
    zhì
    五行
    结构
    郑码
    lkel
    笔画
    13画
    笔顺
    2522112251111
字含义为:;。
  • 拼音
    五行
    结构
    左右
    郑码
    mise
    笔画
    13画
    笔顺
    3122514143112
字含义为:优美的语言,辞藻,修辞,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;也为文体的一种辞赋;用作名字寓意为文采斐然,学识渊博,博古通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