驳议

  • 起名
  • 测试
  • 专家
驳议指(驳议,驳议)亦作“驳议”,驳议名字寓意有哪些? 本站根据驳议词语的寓意、驳议结构,驳议拼音,驳议来源引用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收集,内容禁止任何形式转载。
   
(驳议,驳议)亦作“驳议”
亦作“驳议”。abc
1.古时臣属向皇帝上书的名称之一。就他人所论而予以辩驳。汉·蔡邕《独断》卷上:“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,一曰章,二曰奏,三曰表,四曰驳议……其有疑事,公卿百官会议,若台阁有所正处,而独执异议者,曰驳议。驳议曰:某官某甲议以为如是,下言臣愚戆议异。”《后汉书·应劭传》:“又集驳议三十篇,以类相从,凡八十二事。”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议对》:“迄至有汉,始立驳议……夫驳议偏辨,各执异见;对策揄扬,大明治道。”宋·文莹《玉壶清话》卷三:“后台省驳议恐隳县官法,遂寝其行。”姚华《论文后编·目录上》:“汉定礼仪,书亦四品:章有谢恩,奏以按劾,表以陈情,议以执异。别有谢恩,有封事,有让表,有驳议。”

2.犹异议。叶圣陶《多收了三五斗》:“‘到范墓去粜没有好处’,同伴间也提出了驳议。”

  • 拼音
    五行
    结构
    郑码
    xoos
    笔画
    7画
    笔顺
    5513434
字含义为:;。
  • 拼音
    五行
    结构
    左右
    郑码
    ssos
    笔画
    5画
    笔顺
    45434
字含义为:意见,言论;讨论,商量;旧时文体的一种,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;用作名字寓意为敏锐,坚韧,持之以恒,远见卓识。